很多網貸平臺出現“跑路”、詐騙現象,我對自己的沖動行事感到后悔。對于這種高風險投資,還是要好好了解一番,不可冒進。
gzzyhyl
剛開始理財的時候,我不知道什么是貨幣基金、網貸,唯一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去銀行存定期存款。有了第一筆存款之后,我就盤算著怎么把更多的錢存起來,合理規劃。當時我想到的理財方式依然是存錢——零存整取,計劃每個月存3000元,一年之后也能存3萬多。但是真正開始存錢之后,我發現零存整取的利率比一年、兩年定期存款的利率低很多。恰好當時在論壇看到了網友介紹的12單、36單、60單存款方法,流動性相對較足,收益也較高,于是我果斷拋棄了零存整取,奔向了36單的懷抱。
在存款期間,我開始了解其他理財方式,最先接觸到的就是懶人理財法寶——基金。自己在網上了解了一番關于基金的相關知識,又去論壇看了其他人的理財心得,就開始嘗試買貨幣基金。開始的時候只投了幾千塊,嘗到甜頭之后,就加大了投資力度。買了貨幣基金后,覺得收益太低,又試著買了股票型基金。但是,我低估了股市的風險,這回我非但沒獲得收益,還險些損失了本金。
除了基金,我對網貸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時覺得這是一種有巨大發展空間的投資方式,但沒想到這也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經過一番細致了解后,我變得謹慎了些,于是選擇了一個安全性較高的平臺。注冊之后,進行了第一次試水投標,開始時都是小心翼翼的,一個標就投50元、100元,完全奉行分散投資的理論。慢慢的,膽子變大了,就追加資金,問題隨后就出現了:收益較低、流動性差;投的標有逾期情況發生。特別是期間很多網貸平臺出現“跑路”、詐騙現象,我對自己的沖動行事感到后悔。對于這種高風險投資,還是要好好了解一番,不可冒進。
此外,我還嘗試了紙白銀買賣。偶然一次機會,聽到別人討論紙白銀,就買了幾克,熟悉操作流程,賺了幾分錢。這幾分錢讓我信心大增,于是開始加大購買量。當時行情大好,價格一路上漲,似乎怎么買都不會虧,我抱著投機心理,買了幾百克。當然,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很久,達到最高點之后,紙白銀價格掉頭直下。我一看情形不對,立馬買入了一部分進行平倉,但仍然抵不住整個行情的一蹶不振。直到現在,手上還有1000克,浮虧300多元。整個市場一直跌跌漲漲的波動,我也漸漸的習慣了,投入的資金并不打算撤出,準備打持久戰。
總結一年多來的理財投資,除了風險極小的定期存款和貨幣基金有一部分收益外,股票基金、白銀現在都處于浮虧狀態,網貸的風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所幸對這些的投資比重較小,就算發生風險,也足以應付。
對一年來的理財整體評價是:失敗。自我反思后,覺得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是盲從。
看到別人討論股票基金、紙白銀、P2P交易,聽說收益率比較高,就興匆匆的入市。對股票基金、紙白銀、P2P了解甚微,沒考慮風險問題,導致入市之后,不賺反虧。
二是投機心理。
就像16世紀的荷蘭郁金香事件一樣,總是想著上漲勢頭會一直維持,不料有朝一日風向變了,這種追漲殺跌的心理,讓自己吃了大虧。
三是風險準備不足。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句話幾乎適用于所有的投資行為,只是風險相對大小不同而已。經常性的不發生風險,會使我們的神經麻木,習慣性地認為我們的所作所為是沒有風險的,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風險隨時可能發生,如果沒有風險準備,那么風險來臨的時候,一定會輸得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