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里,不少消費者利用假期換了新手機,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短信、照片、微信聊天等隱私信息即使從手機上刪除了,你自己看不到了,甚至將手機恢復到出廠設置后,仍可通過一些軟件恢復。
相關新聞:
手機信號突然沒了要小心,當心騙子用假證去辦了手機卡轉賬 http://www.www.yeewaa.com/?374
又一個因換手機號吃大虧的 http://www.www.yeewaa.com/?304
手機信息刪除掉之后,其實并不能完全保證用戶的個人安全。消費者于先生前不久剛剛更換了手機,精打細算的他將舊手機賣給了電子城回收二手機的販子。
交易之前,于先生其實把手機里的照片、視頻、聯系人以及短信等涉及到個人隱私的內容都刪除了,還恢復了出廠設置。但是半個月之后的一天,于先生就發現電話打不出去了,到營業廳查詢才發現,這張手機的SIM卡已經作廢,而且已經在異地被補辦。
于先生也急忙重新補辦了他的新的SIM卡,卻發現有四個帳戶的資金被用不同的方式轉走了24筆款項,共計十萬多元。銀行的操作記錄是有人登錄了他的網銀,并多次進行轉帳操作。
安全專家表示,在他們看來,這種換手機可能比丟手機更危險。因為很多人也都知道,手機丟失之后可能會泄露個人隱私,一旦丟失了了手機,我們往往會立刻補辦手機卡,修改各種支付密碼等等。但是如果我們手機賣出去的話,用戶往往不知道換手機其實同樣存在泄露隱私風險。
其實在國內,大家更換手機的頻率非常快。據了解,有這樣一份調查統計顯示,58.6%的手機用戶一年之內會更換手機,但是只有8.4%的用戶會使用同一部手機超過兩年。往往在處理舊手機的時候,有40%的用戶將軟件信息刪除,而超過50%的用戶會恢復出廠設置。
其實目前最安全的做法也就是恢復出廠設置,但是這種看似最安全的方式也并不能完全徹底刪除手機數據。據專家介紹,理論上只要手機上的信息沒有被覆蓋,被刪除的手機其實是都能被恢復的。即便使用手機自帶的恢復出廠設置功能,也不可能完全刪除全部信息。可能泄露的信息就包括隱私照片、短信、微信聊天記錄、錄音、視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