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城市炒房者的悲慘結局告訴我們,三四線的瘋狂已結束
時間:2017-08-06 | 欄目:熱點關注 | 來源:不詳 | 編輯:蝌索窩www.yeewaa.com | 點擊:774
【點擊復制鏈接】
每次一說樓市降溫總會得到眾多網友的口誅筆伐,大家對房地產市場的關心真的是不亞于對老婆孩子的關心,令我敬畏。很多網友留言說三四線城市現在依然火熱,絲毫未見有降溫的趨勢,你卻張口閉口樓市降溫,無良小編。筆者真的是百口難辯,真實情況是我每次所說都是根據統計數據而來,我也很多次強調我承認三四線城市的火熱,但我認為這種火熱是短暫的,是充滿危機的,是一個甜蜜的陷阱。
三四線城市的火熱實際上也更加力證了與其對立的一二線市場在降溫。眾所周知,三四線城市發展這么多年以來從來都是沿轍行車,穩穩當當,不溫不火,房子的價格也能讓本地居民可以接受,為何今年突然就火了呢?這同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的緊鑼密鼓的調整有很大關系,如大家所知,一二線城市自去年十月以來出臺了數十起密集調整,不管是主演開發商還是助演炒房者都難以施展技藝,無奈只好轉移陣地。數據顯示上半年60%-70%的開發商的銷售業績是三四線城市給的,與此同時大批的炒房者從一二線城市轉移涌向這些地區,推高了價格的同時也炒熱了市場。
但不可否認的是三四線城市整體看似火熱的局面實際上只是新房市場在發力,代表一個房地產市場的二手房卻像皇帝的“冷宮”,幾乎沒有任何成交量,說白了,涌入的購房者、炒房者他們只在新房的舞臺上勁舞,為什么?因為三四線城市只有新房這一個市場,二手房是嚴重發育不良,這也是很多開發商為什么在三四線城市銷量如此好的原因。新盤一個接一個開,銷售情況也十分明朗,但是最后這些房子都進了什么人的名下呢?小部分是本地的剛需,剩余的全是外來的炒房者,很多三四線城市都已經建了三環甚至四環,而很多新盤也大都聚集于此,想了解這些地方的真實情況,晚上開著車到這些新盤的地方看看就知道了,星星點點的燈光是怎么也跟火熱的局面不相稱的,看過這樣的場景后你絕不會再認為三四線還會繼續火下去。
上面說了三四線城市現在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正奔跑在上坡路,我相信所有在這些城市買過房的人都有一個共同認知,那就是我買的房子升值了,好的,恭喜,因為你的家庭資產又上升了。但筆者還要潑點冷水:你這升值的房子有市場嗎,可曾試過出售?是否有人愿意接盤呢?
答案是無人接盤,三四線城市因為炒房大軍的加入火的是新房市場,二手房市場尚待開墾。而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的購房者意識到這一情況,面對升值翻番的房產想變現卻無能為力已經是常態了,很多炒房者更是想哭都哭不出來,人口稍多的城市還勉強可以輪轉,人口不怎么樣的城市就只能是在炒房者自己人手里倒騰。
是的,我又要舉燕郊的事例了,因為它的示范意義實在太大了。這個四線城市的落幅是全國最大的,也是讓炒房者“折戟”最兇猛的城市。在今年3月,燕郊部分熱點小區的成交均價奔著4萬元每平方米去,如今已經清一色落到兩萬多元,燕郊已經幾乎沒有了3萬元以上的樓盤。有專家分析,從今年伊始進場的炒房者無一例外都被套住了,當然自住的剛需購房者除外,他們買房就是用來住的。有一些炒房者本來就背負著上百萬的貸款,還有一些不好的首付也是東拼西湊的,被套之后真是想哭都哭不出來,所以才出現了媒體報道的炒房者虧幾十萬上百萬拋房離場的事實。
但燕郊的情況并不是最壞的,因為它畢竟有北京這個大力靠山,有恢復元氣的可能和支撐,但是其它一些邊遠的、地理位置不佳的三四線城市靠什么支撐這樣的價格呢?我們經常說城市的發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而這其中影響的還有產業這個重要因素。我們稍作分析便能明白。三四線城市基本上都是不缺土地的,但是人口是常年流失的,而產業更是極度匱乏,試問一個留不住人的城市,人都走了,你還指望給人居住的房子能有多大價值。沒有人才更談不上發展產業,城市建設?
眼下對三四線城市更為不利的是,現在舉國都在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場“搶人大戰”, 權威消息顯示,目前已經有無錫、濟南、鄭州、揚州等城市明確租房可以落戶,可以預計,隨著人才爭奪戰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熱門城市將會降低落戶門檻,“租房可落戶”已經成為各個城市的標配。本就沒有任何條件限制的三四線城市拿什么來攔截人才的流失呢?三四線已經陷入倒推的漩渦了!
房子是用來給人住的,但并不是說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當所有的城市都在關心解決人居住的問題時,而同時不管是買還是租都能享受同樣的醫療、教育、交通等社會資源的時候,還有什么區別呢?有專家說“未來家庭財富的增長,很大程度上跟房子沒有多大關系,而是跟人有關系。“筆者也贊同這種說法,只有有人才的地方才有了發展的動力,打個比方,倘若把上海一半的人才放在任何一個三四線城市,我相信這個城市的崛起都是瘋狂的。
當然并不是說三四線的城市的房子不能買,如果你是剛需該買還是要買的,畢竟居住是頭等大事,如果可以再等的話還是可以觀望到年底,看政策的走向。但缺人、缺產業、缺資源的三四線城市到底還能瘋狂多久,這個不好說。三四線的現狀雖不能用“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來形容,但如果還是這樣瘋狂下去,就不好說了。同時我們也看到調整已經在向三四線城市蔓延開去,市場的規范是遞進的、也是需要過程的,卻不是一蹴而就的,加上越來越多的炒房者已經認清了事實,在一些城市栽了大跟頭,更是會收斂鋒芒,不會炒得那么厲害,房地產市場的天已經變了,過去靠房子暴富的時代也不會再來了,以炒房增富的行為終究會離我們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