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人劉阿姨怎么也沒想到,把自己全家騙慘了的騙子,居然是自己最寶貝的11歲兒子。
由于丈夫身體有殘疾,劉阿姨整個家庭都是靠她一人在服裝廠打工支撐,可哪想到辛苦五六年攢下來的十多萬元錢,最近打了水漂——全被兒子拿去打游戲了!
7月11日中午,劉阿姨和家人急匆匆趕到仙華派出所報警,說他們家被冒充公安的騙子,以協(xié)助調(diào)查黑客等名義,騙走了十幾萬元錢,這些錢是家里全部積蓄。
接警后,浦江警方立即介入調(diào)查,劉阿姨說,兒子小航自去年六七月開始,就一直在網(wǎng)上玩網(wǎng)頁版小游戲,到9月,她突然接到一條自稱“中央公安”的短信,說小航涉嫌一起黑客案件,需要小航休學在家協(xié)助調(diào)查。
看到短信,劉阿姨第一反應是假的,可之后的事,她不得不相信兒子是真的遇到大事了。
對方告訴劉阿姨,他們可以通過衛(wèi)星全天候監(jiān)視劉阿姨家里的一舉一動,并能拍照。之后對方發(fā)來多張劉阿姨最近的生活照,這讓劉阿姨陷入恐慌,為保證兒子安全,她答應配合調(diào)查。
之后“中央公安”就要求劉阿姨和丈夫把家里的銀行卡和小航的支付寶綁定,綁定沒多久,對方就要求他們往卡上存款,理由是為了便于調(diào)查黑客,每次要求存款的金額少則幾百,多則上萬。
錢一存進去,很快就被轉(zhuǎn)到小航支付寶上,至于具體去向,劉阿姨也不敢過問。
到了今年6月,劉阿姨辛辛苦苦在服裝廠打工賺來的積蓄已經(jīng)分文不剩,為了繼續(xù)滿足對方存錢的要求,她開始變賣手機和電腦,甚至開始向銀行貸款。
7月初,實在吃不消的劉阿姨無意間和鄰居聊起了自家遭遇,鄰居第一反應就是她被騙了。
鄰居告訴劉阿姨,他之前看過浦江公安局發(fā)布的防詐騙宣傳,其中一條就是關(guān)于冒充公安進行詐騙的,真正的民警不會讓你打錢的。
鄰居這么一說,劉阿姨恍然大悟,這才趕到派出所報警。
既然對方說小航涉嫌黑客案,還專門要把賬號綁定在他的支付寶上,那孩子肯定干了什么事。民警找小航聊,讓民警奇怪的是,小家伙支支吾吾的,眼神飄忽不定。
難道是孩子隱瞞了什么?
憑借多年辦案經(jīng)驗,民警覺得這起詐騙案背后有隱情,開始做小航的思想工作,終于,小航承認,冒充公安的就是他本人。
小航才十一歲,這十多萬元到底去哪了呢?面對提問,小航交代,全部拿去打游戲了。
自去年迷上游戲后,小航為了有時間和錢玩游戲,就編造出“中央公安”調(diào)查黑客的事,讓父母把銀行卡全部綁定到自己支付寶賬號上,只要有錢進來,就充到游戲里買裝備。
而且,小航明知道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在得知父母沒錢后,還以公安的名義要求家人變賣家里電腦、手機、辦理貸款,直到案發(fā)。
民警算了一下,前后不到一年時間里,小明在游戲里一共花掉10多萬元人民幣。
民警說,他們非常希望幫這家人把錢追回來,可小航不愿意配合調(diào)查,支付寶里的支付信息也都被刪除了,現(xiàn)在暫時能查清楚的,是光“王者榮耀”這款游戲,小航就充了1萬多元,其他錢大多花在4399在線的幾款游戲里了。
“綜合考慮,我們沒有對孩子立案,同時追回充進游戲里的錢也有難度,和部分游戲公司聯(lián)系后,對方拒絕返還。”民警說。
目前,浦江警方仍在努力調(diào)查錢的去向,也想提醒廣大讀者,對于未成年人的金錢管理,家長應盡到自己的監(jiān)護職責,例如大額錢財、銀行卡密碼、微信支付密碼等,盡量不給孩子掌控機會,同時告誡各位父母,千萬不要任由孩子沉迷于游戲。
孩子充到游戲里的錢可以要回來嗎?
去年3月24日到26日,在義烏蘇溪開淘寶店的趙先生余額寶上22萬元突然消失,警方介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些錢被趙先生12歲的女兒樂樂轉(zhuǎn)出去了,其中有16萬多元花在購買“唱吧”金幣上,還有4萬多元花在其他游戲或同類軟件中,另外還有1萬多元用于給網(wǎng)絡歌手發(fā)紅包。
確定錢的去向,義烏警方立即聯(lián)系“唱吧”軟件的運營方北京最淘科技公司,該公司在確認是未成年的樂樂充值,很快就把16萬元全額退回。
義烏稠州律師事務所負責人陶旭明解釋,按照《民法》規(guī)定,作為交易主體的小航才11歲,所以交易行為是無效的,只要劉阿姨能證明自己不是終端使用者,沒有主動消費,是可以請求撤銷交易行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