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亚洲_69pao在线成人免费视频_黄色三级网络_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您的位置:首頁 >> 娛樂中心 >> 電視劇 >> 瀏覽文章

中國國慶閱兵之《1959年林彪元帥主持國慶閱兵》

時間:2015-01-27 | 欄目:電視劇 | 來源:不詳 | 編輯:蝌索窩www.yeewaa.com | 點擊:1579 【點擊復制鏈接】

  1959年國慶10周年閱兵:林彪惟一一次任閱兵首長主持閱兵
 


1959國慶10周年大閱兵視頻(99分鐘完整版)

 
  10時整,北京市市長彭真宣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周年國慶典禮開始!”隨后,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林彪元帥,在閱兵總指揮楊勇上將陪同下,乘國產閱兵車檢閱了廣場和東長安街列隊的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部隊。受閱官兵身著在“五五”式服裝基礎又加以改進的新式服裝,顯得更加威武精神。
 
  閱兵式完畢,林彪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命令》。命令要求全軍指戰員“加緊訓練和學習,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自己的頭腦,認真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著作,學習蘇聯和其他兄弟國家的先進的軍事經驗,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和科學文化,大力提高軍事技術,使每個人都具有高度政治覺悟,精通業務,熟練地掌握自己手中的武器和裝備,以便勝利地履行我們保衛國防,防止侵略的光榮職責。”林彪的這個“命令”,不僅又回到了彭德懷曾經否定的“命令”文本形式,在內容上非常明顯地突出了政治。
 
  林彪宣讀命令之后,分列式開始。英雄的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部隊,以雄壯的陣容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受閱部隊共有35個方(梯)隊,其中15個徒步方隊、14個車輛方隊、6個空中梯隊,共有11018人受閱。
 
  迎風招展的“八一”軍旗,引導著軍事院校的隊伍。第一個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是軍事學院方隊。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帶隊軍官,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加紅軍的吳華奪少將和胡定千少將,這兩位親密的老戰友在長征和抗日時期都一起并肩作戰,今天他們又并肩走過天安門廣場。學員們身著海藍色陸軍校官禮服,佩帶著金黃色肩章,翻領上繡著軍兵種圖案,邁著整齊的步伐,接受黨和人民檢閱。他們排成24路縱隊,精神抖擻,齊步前進。步兵學校、炮兵學校、工程兵學校、坦克學校、鐵道兵學校、空軍學校、海軍學校的學員方隊,緊跟在軍事學院方隊之后通過。他們隊形整齊,步伐有力,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受閱部隊裝備的最新式自動步槍、大炮、坦克、殲擊機,都是由我國新近制造出來的。向著工業化飛躍邁進的偉大祖國,裝備了人民解放軍各種現代化武器。
 
  祖國萬里海疆的保衛者——海軍軍官和水兵們列隊通過天安門廣場。水兵方隊的指戰員,身著白色水兵服,佩帶肩章,頭戴黑色飄帶水兵帽,手持國產半自動步槍,刺刀閃閃發光,特別引人注目。他們當中,有擊沉、擊傷敵艦船100多艘、俘獲50艘的東海艦隊水兵;有來自福建前線的水兵,他們在去年秋天的兩個月里,曾把20多艘臺灣國民黨軍的軍艦艇擊沉在臺灣海峽。人民海軍已經是一支擁有大量水面艦艇、水下潛艇和海軍航空兵、海岸炮兵等各兵種組成的堅強的海防力量,我們偉大祖國“有海無防”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繼水兵方隊之后,是6個步兵方隊。指戰員們頭戴鋼盔,手持自動步槍,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威風凜凜,顯示出他們高水平的訓練。今年的徒步方隊,每個排面24人,10個排面,另有2人領隊,每個方隊共有242人。
 
  裝備精良的摩托化步兵和空降兵等機械化部隊組成的方隊,由72輛解放牌卡車載運,在馬達轟鳴聲中以強大陣容循序通過金水橋前。摩托化步兵方隊的乘員手持沖鋒槍或自動步槍,威武地站立在卡車上。隊列中受閱的摩托化步兵第一連,是當年堅持井岡山斗爭的紅軍第1軍第1師的一支部隊。他們在長征途中強渡烏江天險,在抗日戰爭中參加過平型關大戰。今天,它已成長為具有高度機動能力的機械化部隊??战当疥牭某藛T,胸前斜掛沖鋒槍,身背降落傘包,站立在卡車上受閱。
 
  拖著大炮的“五九”式履帶牽引車和坦克,它們組成的鋼鐵巨流,發著隆隆的巨響,駛進天安門廣場受閱。由144門各種口徑火炮組成的7個炮兵方隊,一波一波地通過天安門廣場。炮兵驅車牽引著各種口徑的遠射程大炮前進,在6種型號的火炮中,有5種型號是中國制造的,其中有威力強大的自動化高射炮。受閱的炮兵部隊中,有一支是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中建軍最早的部隊,他們在遼沈戰役中大顯神威,在解放海南島的戰役中痛擊敵艦?,F在,他們擁有新式國產的大口徑加農大炮,成為無堅不摧的現代化炮兵。受閱的裝甲兵方隊由99輛坦克組成。排在前面受閱的第一個裝甲兵方隊,裝備了中國制造的“五九”式中型坦克,這是我國制造的第一代主戰坦克,性能優良,有各種最新式的技術裝備和強大的火力,當年定型,當年投產,當年裝備部隊并參加國慶閱兵。
 
  當裝甲兵第一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人們正向轟隆而過的鐵流招手歡呼的時候,受閱的人民空軍轟炸機和殲擊機群突然出現在天安門東方的天空。領航機群準時飛臨廣場上空,接踵而來的是6個空中梯隊,最后飛過廣場上空的是由中國制造的殲5型飛機組成的梯隊。這些英雄的戰鷹,排著整齊的5機編隊,像閃電一般,夾著雷鳴般的吼聲,由東向西飛馳,令人目不暇接。這些由155架噴氣式轟炸機和殲擊機組成的機群,飛行高度350米至500米,閃電般地飛過廣場上空。

 

1959年230名開國將軍建國十周年大合唱
 

  為了迎接建國10周年大典,由230名陸??哲妼④妭儯òó敃r惟一的女將軍李貞在內)組成的“將軍合唱團”于1958年12月5日成立。據《全軍第二屆文藝會演會刊》報道:在成立大會上,高等軍事學院陳伯鈞副院長說:“論嗓子我們不如青年人那么清脆響亮了,但我們還要放聲歌唱,歌唱我們年青的國家,歌唱我們這有著無限美妙青春的社會,我們會越唱越年輕,越加生氣勃勃地去建設社會主義,保衛社會主義建設。”會上,推選唐延述中將擔任合唱團團長,王中槐中將任政委,李志民上將擔任合唱團指揮,并派專業人員謝承培專責輔導。確定每周利用兩個晚上的休息時間集中練習,風雨不改。
 
  這些老當益壯的將軍們刻苦學習,一個音一個音地練,一遍一遍地唱,從不嫌麻煩。紅軍時期戰斗中失去左臂的彭紹輝上將為了掌握從后半拍起的節奏,反復研究,用右手拍著肋骨,利用氣息的自然反應,終于熟練地掌握了這種唱法;李志民上將把觀摩歌舞晚會和音樂會當成學習機會,細致地揣摩每個指揮動作。平時聽到音樂聲,也會隨旋律揮手練習。幾個月的苦練結果,在歷次演出中,他那精確無誤、利落瀟灑的指揮動作,贏得了觀眾的喝彩稱贊。
 
  在1959年全軍第二屆文藝匯演開幕式上,在國慶十周年的人民大會堂上,每當主持人報出晚會的第一個節目由“將軍合唱團”演出大合唱《紅軍紀律歌》、《在太行山上》、《我是一個兵》、《一定要讓勝利的旗幟插到臺灣》時,總會引發全場激動歡呼和經久不息的掌聲。這不是普通的歌唱,這是雄偉的史詩。它唱出了人民軍隊的本色,唱出了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紅軍紀律歌》中,尋覓得到那些老將軍的形象和品格——那沾滿征途冰霜的雙鬢,熏染了戰場硝煙的臉龐,忘我獻身的偉大胸懷和正直廉潔的高尚品德。
 
  五十多年過去了,“將軍合唱團”的絕大多數成員已經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們為之奮斗不息的事業。但是,他們所熱愛的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他們傾情的歌聲,將和他們傾情的事業一樣,長縈天地人間。
 
  將軍業余合唱團
 
  團長:唐延述中將
 
  政委:王中槐中將
 
  指揮:李志民上將
 
  朗誦:熊伯濤少將
 
  伴奏: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 
 
  《紅軍紀律歌》
 
  紅色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第一不拿工農一針線,群眾對我擁護又喜歡;
 
  第二服從上級的命令,我們勝利更能有保證;
 
  第三沒收一律要歸公,私打土豪紀律不可容。
 
  八項注意我們要做到,時時刻刻切莫忘記了:
 
  第一早起門板要上好,免得群眾心里多煩惱;
 
  第二早起都要捆禾草,室內室外臟物要打掃;
 
  第三言論態度要和好,接近群眾工作最重要;
 
  第四買賣價格要公道,政治影響遠近都傳到;
 
  第五借人家具用過了,當面歸還切莫遺失了;
 
  第六若把東西損壞了,按價賠償立刻要辦到;
 
  第七到處衛生要講好,選擇僻處挖下衛生壕;
 
  第八對待俘虜影響好,不許隨便拿他半分毫。
 
  倘若把這規則破壞了,紅軍紀律處罰絕不饒;
 
  紅色軍人應當認識到,爭取群眾工作最重要;
 
  到處工農斗爭起來了,全國勝利實現在今朝。
 
  在太行山上
 
  詞作者  桂濤聲
 
  曲作者  冼星海
 
  歌詞
 
  紅日照遍了東方,
 
  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
 
  看吧,千山萬塾,銅壁鐵墻!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氣焰千萬丈,
 
  聽吧,母親叫兒打東洋!
 
  妻子送郎上戰場!
 
  我們在太行山上!
 
  我們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
 
  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讓他從哪里滅亡!
 
  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讓他從哪里滅亡!
 
  我是一個兵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
 
  打敗了日本狗強盜,消滅了蔣匪軍
 
  我是一個兵,愛國愛人民
 
  革命戰爭考驗了我,立場更堅定
 
  嘿,嘿!嘿!槍桿握得緊,眼睛看得清
 
  誰敢發動戰爭,堅決打他不留情
 
  一定要把勝利的旗幟插到臺灣
 
  王軍作詞 曉河作曲
 
  為領土完整,為保衛和平, 
 
  北京城發出了莊嚴的號召。 
 
  聽全國人民的鋼鐵誓言: 
 
  一定要,一定要解放臺灣。 
 
  我們祖國的領土誰也不能侵占, 
 
  我們強大的隊伍誰也不能阻擋。 
 
  我們千軍萬馬要跨過海洋, 
 
  一定要把勝利的旗幟插到祖國的臺灣
  • 短視頻
  • 看電影
  • 連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