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單位都有一群人組成。這些人之間互稱為“同事”。但同事之間,不光合作共事。更重要的在于,在單位這個小圈子里形成了基于人性的多重復雜社會關系。
1、互為沖突對象。同事之間合作共事,免不了在“誰干誰不干”、“誰干多、誰干少”、“誰干的事影響誰”等各類問題上發生沖突。
2、互為競爭對象。競爭職務、競爭待遇。這種關系不免使得每個人“各懷鬼胎”的同時,不自覺地關注他人的長長短短。
3、互為攀比對象。一個人的幸福感,取決于他在這個社會中的位置。在同學之間的位置、在親戚朋友之間的位置。但是,每個人更在意自己在同事這個小圈子的位置。
正因為以上三種關系,在單位內部就產生了許多“告密者”。
很多事情,自己剛剛說完,不到第二天領導馬上就知道。更可惡的是,有些人為了使消息“更精彩”,往往在領導面前渲染、夸大。“告密者”有打擊別人的心理、有巴結領導的心理、還有看不慣別人好、求得自身平衡的心理......
二號大秘用血的教訓提醒各位:越是在面前甜言蜜語的人,越是容易在背后捅刀子的人。
為此,我們和同事維護正常關系的同時,必須與同事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二號大秘總結如下3種方法:
1、盡量減少接觸。一是到別人辦公室公事公辦,而不要節外生枝,開玩笑、說閑話。正如有人說的“玩笑中總有幾分真話”,玩笑話也不免讓人浮想聯翩,特別容易讓辦公室的其他好事者向當事人添油加醋;二是盡量和同事單獨走路、坐車。因為那些場合都很容易造就“讓人說心里話”的氛圍。
2、二是少參加同事組織的私人飯局。二號大秘認為,吃飯實際上是以說為主、以吃為輔。更重要的是,同事們之間說的話題,2/3離不開單位。同事之間的飯局往往是在互相吹捧中開始,然后在酒精刺激下罵領導、發牢騷、說大話......第二天自己總結,喝酒的最大成果就是:說了一大堆無原則的話,干了一大堆無原則的事。
3、不要當單位評論員。很多心直口快的人都被同事認為是單位的時事評論員,什么事都想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在同事面前說兩句俏皮話,博得眾人一笑。可能一時痛快,但確實危害無窮。
二號大秘最后總結:
1、下屬得罪領導大都是因為他說的話,而不是他做的事。
2、同事之間:誠心而不能掏心,親密但不要無間!